2018年9月1日,上海同濟高廷耀環??萍及l展基金會 “2018年青年博士生杰出人才獎學金”頒獎儀式暨有機廢物干化焚燒技術論壇在麗水華僑開元名都大酒店舉行?;顒佑赏瑵髮W、上海同濟高廷耀環??萍及l展基金會與麗水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麗水市恒力離心機械設備有限公司承辦?;饡荒暌欢鹊念C獎典禮既是對資助的獲獎博士生的一次考察,也是環保領域技術交流的一次盛會。
本次大會得到了麗水市各級領導、同濟大學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與會人員有同濟大學黨委書記方守恩,市委副書記、市長吳曉東,省環境保護廳副廳長盧春中,同濟大學原校長高廷耀,麗水經濟技術開發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丁紹雄,上海市政設計研究總院總工、設計大師張辰,同濟大學環境科學和工程學院院長戴曉虎及市發改委、經信委、招商局、教育局、科技局、財政局、環保局、市場監管局和各縣區環保局的領導們;中持水務、巨石集團、三峽集團、中國上海環保集團、中國光大水務集團、華西能源工程、江蘇維爾利、上海環境集團、浙江中昌水處理、浙江正境環保等60余家集團公司的企業家、代表和同濟大學、同濟大學環境工程學院等院校機構150余名專家學者。
同濟大學黨委書記方守恩,市委副書記、市長吳曉東分別致辭。
方守恩書記在致辭中代表同濟大學對獲獎的各位優秀青年博士生表示祝賀,對給予此次活動大力支持的浙江省麗水市人民政府、麗水市恒力離心機械設備有限公司以及長期支持基金會不斷發展的江蘇維爾利環??萍脊煞萦邢薰颈硎局孕牡母兄x。他說,基于對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重要性的認識,在高廷耀老校長的倡議下,同濟大學于2003年正式成立了上海同濟高廷耀環??萍及l展基金會。十五年來,基金會始終不忘初心,積極致力于“培養新一代環保專業新型人才;促進中國環保高新技術(產品)的研制和科技交流與發展”,為我國高級環保青年人才培養和環保產業可持續發展,發揮了積極的推動和引導作用。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是要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美麗中國建設,需要各級政府、企業和高校持續不懈的努力,更需要青年一代切實承擔起應有的歷史責任。
吳曉東市長表示,多年來,麗水始終遵循總書記“尤為如此”重要囑托,深入踐行“八八戰略”,堅定不移走綠色生態發展道路,較好地實現了生態保護、生態發展、生態惠民的多贏。麗水市委四屆四次全會明確提出要以“麗水之干”擔綱“麗水之贊”,推動“八八戰略”再深化、改革開放再出發,高質量譜寫“八八戰略”麗水新篇章,其核心要義就是綠色生態發展。同濟大學是歷史悠久、享有盛譽的著名高等學府,在環境科學等方面具備國內領先和國際知名的學科地位。高廷耀基金會多年來也通過利用社會資金,有力推動了我國環保事業的快速發展及新一代高級環保人才的培養。麗水在生態環保方面求賢若渴,期待各位青年博士能為麗水開辟“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新境界添磚加瓦。麗水市恒力離心機械設備有限公司立足環保產業,自主研發,積極與同濟大學等高等院校合作的做法值得肯定,很符合當前麗水的大花園建設,希望以此為契機,繼續堅持把綠色產業作為大花園建設的核心,也歡迎各類環保領域優秀企業落戶麗水、扎根麗水。
高廷耀先生也在頒獎儀式上致辭,對青年學子為人為學提出了諄諄教導和殷切希望。
頒獎儀式上,紀偉勇董事長代表協辦方對參加本次大會的領導、嘉賓表示了誠摯的感謝和熱烈的歡迎。同時作為捐贈代表接受了基金會頒發的《捐贈榮譽證書》。
頒獎儀式后,舉行了“有機廢物干化焚燒技術論壇”,先后有6位專家做了技術報告。
其中上海市政總院總工、設計大師張辰的報告題目是《污泥處理處置技術研究與干化焚燒工程實例》;麗水市恒力離心機械設備有限公司董事長紀偉勇的報告題目是《污泥主動式直接干化-動態布氧節能化綠色焚燒耦合工藝介紹》;江蘇維爾利環??萍脊煞萦邢薰靖笨偨浝韽堖M鋒的報告題目是《MYT:有機垃圾的能源最大化利用》;上實管理上海有限公司總助傅剛的報告題目是《生活垃圾處理行業及焚燒技術應用的現狀與前景的介紹與分享》;上海博士高環保設備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長周恭明的報告題目是《石油化工行業污泥除油、干化、焚燒工藝和關鍵設備》;上海環境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工秦峰的報告題目是《生活垃圾焚燒技術發展》。來自全國各地的參會嘉賓圍繞環保技術這一話題,就報告和平時存在的疑惑與專家積極交流互動。
紀偉勇董事長在報告中表示:為實現二三線城市污泥綠色、穩定焚燒,公司歷經8年,自主研發出掌握核心技術的“污泥主動式直接干化-動態布氧節能化綠色焚燒耦合工藝”,為“固廢不出縣、危廢不出市”提供工藝和裝備保障,為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戰略要求,高標準推進生態文明建設,高質量建設美麗中國提供支撐。
隨后的專業參觀,組織嘉賓來到了恒力公司污泥干化焚燒項目現場。針對恒力公司轉子干化器、立式清潔焚燒爐、尾氣處理及中央控制系統應用運行效果,參觀嘉賓踴躍提問,公司現場工作人員耐心解答,在交流探討中相互學習。